还记得前段时间热播且引发热议的《梅尔罗斯》吗?
这部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大热英剧《梅尔罗斯》,豆瓣评分高达9.1,除了本尼迪克特的“炸裂”演技值得一看,剧中的布景也是一大亮点。
剧中场景向我们呈现了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的时间跨度,尤其是在1967年和1982年的场景中洋溢着浓浓的复古风情,仿若时光倒置。
或许是由于剧集本身的时间限制,《梅尔罗斯》减少了冗长的对话和旁白,将气氛烘托和背景描绘的工作交给了画面、构图和场景来完成。
尽管文章在叙事上打破了线性的时间线索,但我们不妨按时间顺序来回顾一下这些场景,以及这些场景各自体现的风格。
此段回忆展现的是1967年,年幼的梅尔罗斯跟随父母在法国拉科斯特乡村的度假回忆
在受父亲侵害之前,梅尔罗斯的幼年生活一直以暖色调为主,他穿着的也是鲜亮的红色上衣。然而在被侵害之后,他的服饰和背景色都呈现为冷色,笼罩着一层阴郁的氛围,象征着小梅尔罗斯表面正常、内里却阴暗腐朽的童年生活。
从风格角度来看,法式田园风格名副其实地构成了这段场景的主题风格。
法式田园风格,受到了洛可可风格和法国宫廷风格的影响,也承继了这些传统元素,却摒弃了一些繁复的装饰,保留了法式家具优雅的线条特征。
在色调上,这套乡村别墅主要以灰绿色、灰蓝色作为背景色,与深色的木质家具、金色的画框搭配得到。成年后的梅尔罗斯在一个夏天带着自己的妻儿回到这里,这里的家具和饰品仍不显过时,只是蒙上了一层回忆的灰色调,不过,花纹繁复的深绿色窗帘却显得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下图,高背带弧度的藤艺大床也是法式乡村风格的精髓,藤编不仅带着与生俱来的古典匠人气息,还给人一种朴质舒适的感觉。
1982年的几个场景发生在第一集中,故事从1982年的伦敦展开,又交代了梅尔罗斯前往纽约领取父亲骨灰并与毒瘾纠缠的过程。
本集中多次出现梅尔罗斯站在窗前,却被玻璃窗封闭其中无法破窗而出的镜头,令人感受到主角被生活禁锢的压抑感。此类封闭式构图,经常让观众感受到主角“困兽之斗”的心绪。
与1968年的法国别墅场景相比,这几个画面带给我们最强烈的感受或许就是“现代气息”。这种现代气息并非来自于简化的现代性线条,而是来自风格、元素上的混搭。这也与1982年处于新自由主义与全球化浪潮刚起步阶段的时代背景有一定关联。
如上图,在梅尔罗斯情人居住的卧室里,不仅有源于哥特式的改良玻璃花窗,背景墙上还挂着中国风的丝绸睡衣。可见那个时代的西方上层阶级对中国元素的喜爱。
这种对中国元素的“偏好”,更体现在梅尔罗斯在纽约时居住的DRAKE HOTEL中。DRAKE HOTEL创建于1926年,坐落于纽约曼哈顿,丽莲·吉许、法兰克·辛纳屈、穆罕默德·阿里、格伦·古尔德等名人都是酒店的常客。
品绿色的梅花图案墙纸,与空间中孔雀蓝色的天鹅绒沙发产生美妙的呼应与平衡;以中式的窗棂作为隔断,又增添了中式的神秘气息,满足了西方人对中国风的神秘幻想。
这种被称为“Chinoiserie”的风格,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风,而是融合了西方装饰元素的“中国风”,满足西方人对东方情调的幻想。
“Chinoiserie”,代表的更是一种情怀,一种痴迷。这种风格在当今的奢华酒店中依然被大量沿用。
△Yves Saint Laurent位于法国的居所
时间一下子切到2005年,经历了母亲去世、巨额遗产外流以及离异的梅尔罗斯,独自搬到了单身公寓。
灰咖色的办公空间,冷灰色的卧室,由浅至深排成一排的蓝色系衬衫直接悬挂在铁质的简易衣架上。颇有点“莫兰迪色”的冷淡意味在里面。
不止是在伦敦,或是在纽约,这种极简的风格盛行全世界。风格终于消解了它与生俱来的地理属性,消解了阶级特征,变得“通用”起来,没有界限。
换句话说,风格在此并不是关键。实用性与视觉观感才是这种现代家装中最被看重的因素。
这些简约而雅致的户外家具也为我们布置花园或是露台提供了一些灵感。这两个镜头中用到的户外座椅虽不比幼年梅尔罗斯家中的法式铁艺桌椅,反倒是显得轻松、自在。
——————————————————————
当然,这些场景的运用也颇有些“转折”的意蕴在里面,色调上也少了些阴郁,但依然达不到阳光明媚的状态。就像第五集的结尾,梅尔罗斯最终是回归到家庭还是走向下一个“瘾”,这是未知且开放的。